孝义:木偶皮影里的文化自信
1月17日下午,2018“新时代 新梦想”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采访团走近孝义市皮影木偶剧团。素有“三晋奇葩”美誉的孝义皮影木偶戏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剧团的演职人员年龄都不大,他们为何钟爱这门艺术?
我们在剧团长大
木偶制作工艺流程(图)
土生土长的孝义人王茂伟作为吕梁市木偶传承人,从木偶的造型设计到机关安装再到着色化妆,样样拿手,剧团演出的很多木偶都出自他手,而木偶中的很多机关也是他多年苦心钻研出的“专利”。
如今37岁的他可是有着18年从艺经历的老行家,骨子里爱钻研的劲儿都源自打小父母辈的影响,他看过传统从艺者的艰辛,也感受到老一辈从艺者的坚韧。他不断改进制作工艺,从材料到色彩,从服装到特效,为了能呈现出色逼真的舞台效果,他的材料换了又换,方案改了又改。
木头换报纸和牛皮纸,加上配有中药材的浆糊,不管多细小的环节,他都愿意尝试,“你看这个眼睛,之前用木炭加桐油画眼睛,现在用LED灯”谈到经典剧目《三打白骨精》的木偶孙悟空的制作和改进过程,王茂伟仍神采飞扬。
小剧院演出现场
刘亚丽是一名木偶皮影戏表演者,18岁走上这个舞台也是源于家庭熏陶,一起表演的几个女孩儿也是如此。“一开始动辄就半小时的托举真的让人叫苦。”她谈到,托举7-10斤的木偶是这项表演形式的基本功,“基本功扎实了才能增加时长,增加有难度的动作”,从5分钟的小剧目到几个小时的大型剧目,刘亚丽和演出剧团同事们的年华都换作一步步的脚印和一身身的汗水,留在了舞台上,“看到台下观众的笑脸,收获掌声后真的觉得一切值得。”现在的刘亚丽不仅参与表演,也参与改编剧目。
我们的坚持和努力得到肯定
手绘设计稿和手工制作的木偶(图)
虽说如今的皮影木偶剧团已获奖无数,剧团的演出已走遍大江南北,走向世界各地,但剧团也曾陷入困境,生存问题让大家伙儿犯难,但这无法阻挡他们不断创新,寻求突破的热情。在国家逐渐重视传统文化培育和发扬和各项政策支持下,剧团逐渐好转。
带着自己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参加艺术节,能走进文博会,能走出国门,剧团走到今天靠得是历代从艺人的精神沉淀,凭的是一代又一代从艺人的信念支撑和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
我们有文化自信会继续走下去
穆永明和同事们表演皮影戏《年年有鱼》(图)
新时代背景下剧团走的是文化自信的路,土生土长的他们年华已融入到木偶皮影的世界中,作为新时代从艺者,作为土生土长的孝义人,他们身上既保持了古老的传统韵味,又融入了现代的文化气息,他们创作的道具,改编的剧目搬上舞台后给人以全新的感觉。
“动作怎么能连贯起来,怎么和别人配合好,都得苦练,动脑筋”谈到演出技巧,刘雅丽头头是道。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孝义皮影木偶戏每周都会走进校园,让大中小学生都能接触到我们山西的地方特色,让大家都能了解到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孩子们很喜欢这种艺术形式,目前已接待学生团体体验非物质文化6000余人。”王茂伟说。(采写 郭旭)
相关阅读:
- 服务小窗口 敬业大情怀——孝义市民服务中心2018-01-19
- 木偶传承人王茂伟:偶影人生 不负芳华2018-01-19
- 孝义:深化“放管服”改革让群众“最多跑一次”2018-01-19
- 山西: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 书写三晋新变化新成就2018-01-19
- 细数孝义皮影木偶硕果 享誉海内外的精品2018-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