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应着力培育“五气”
□严水泉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做合格党员首先要有精气神。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党员干部一定要在去“官气”中蓄“底气”,在接“地气”中得“人气”,使“四讲四有”的要求落地生根、化为行动,让群众切切实实看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要深入基层接地气。我们党的事业,根基在群众,力量在群众,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在群众。只有扎根基层,深入群众,接上地气,党员干部才会有蓬勃的生气和活力,我们的事业才会有必胜的力量和光明的前景。接地气,关键在“接”。不接触地中活力之气,就不能从中汲取成长的营养和力量。在古希腊神话中,力大无比的安泰力量来源于大地母亲,当他被人举在空中,长时间离开大地,就失去了反击的力量,被轻而易举地扼死了。这个古希腊神话也蕴含了这样一个哲理:不论英雄人物力量如何强大,只要脱离群众,就注定要失败。对党员干部来说,基层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离群众越近,离真理越近。只有始终牢记“人民至上”的价值观,放下架子,甘当学生,与群众打成一片,虚心向他们学习,才能够汲取丰富的营养,开阔视野胸襟,增长知识才干,提高能力素质,想事情、作决策也才会更加符合基层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和利益。
要勤于学习长才气。学习是修身之要、成事之基、做人之本,是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有效途径。一个人能力素质的高低,最终取决于能否锲而不舍地坚持勤奋学习。不论什么时候,不加强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生活就会腐化,能力就会弱化。面对新常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就必须不断修学储能、躬身历练、提高本领,牢固树立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和追求,一种能力和素养。通过学习,坚定信念、丰富学识,提升能力,增长才干。只有不断提高学习力,勤于学习、善于学习,能力才会有所增长,工作才会有所创新,才能拥有担当的资本和底气。因此,要把学习当作终身大事。近代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一贯主张“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用到老”。要把学习当作工作要事,绝不能把学与工作分割开来。当今社会新情况、新问题较多,不学习就难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各专业之间联系紧密,不了解其他专业知识,就无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把学习当作每天必做之事,学习重在平时,难在坚持。党员干部每天都需要处理各种工作事务,只有善于抓住每一点学习时间,才会积少成多,学有收获。
要严于律己扬正气。严于律己是立身之本、从政之基。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相互交织,社会上各种诱惑增多。作为党员干部,考验的是政治品格,衡量的是价值追求,折射的是思想境界,如果不保持警惕,就可能被“糖衣炮弹”击中。党员干部履职用权,必须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大公无私、先公后私,任何时候都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站在群众立场,摆正公仆位置。秉公用权、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要秉公用权、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时刻警惕和防范权力越轨以至变质,做到立身不忘党员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志、用权不谋一己之私,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因此,党员干部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自重,始终不忘领导干部的身份和责任,正确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力,严格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自省,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做到内正其心、外修其行,确保思想和行为始终符合党的要求。要自警,及时清除思想垃圾,修正错误行为,切实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要自励,向先进人物学习,把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体现在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做一个组织和群众信赖的人、同事和朋友敬重的人、亲属和子女引以为荣的人、对党和人民问心无愧的人。
要树立形象聚人气。一个优秀的党员干部,起码要具备三个特点:品德让人服气,才能让人服气,业绩让人服气,这样才会有“人气”。概括起来讲要在四个方面做好表率:一是在学习上作表率,把读书作为一种修养来对待。以“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的紧迫感,认真读好提高思想水平的书、增强工作能力的书、提升精神境界的书,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工作水平。二是在敬业上作表率,把勤奋作为一种品质来锤炼。要强化勇于吃苦的奉献精神,确立创先争优的工作标准,昂扬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聚精会神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三是在务实上做表率,把求真作为一种力量来磨砺。工作指导要正,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和政绩观;工作作风要实,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解决问题要真,敢于正视问题,敢于揭露矛盾,在解决问题中推进发展。四是在律己上作表率,把自律作为一种人格来追求。时刻不忘政治上的高压线、利益上的警戒线、道德上的耻辱线、法律上的生死线,干干净净做事,以良好的形象在群众中展示自己高尚境界和人格魅力。
要开阔胸襟养大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气”是指一个人的胸襟和气度。宽广的胸襟和气度,不仅是一种美德、一种品质,更是一种涵养和修为。树正气更要养大气。没有基本的气度和胸怀,大志就是空中楼阁。很难想象,一个小肚鸡肠、目光短浅的人能够取得多大成就。养大气,一方面,做人要大气。待人豁达大度,胸怀宽广,同志之间善于沟通,要多拆“墙”、多建“桥”,多帮助、多配合,在共同目标中求合作、在相互合作中求合力、在相互信任中求发展。另一方面,做事要大气,坚持用宽阔的视野谋划工作,用战略的眼光统揽全局,不图一时功名,不创一任辉煌,创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群众检验、实践检验的业绩。养大气,根本的是要加强学习。把学习转化为能力,通过实践检验,把知识转化为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把学习熔化为作风,通过向领导、同事、群众学习,培养严谨、勤奋、务实、快捷的工作作风,学到好的方法和良好的风范;把学习内化为动力,通过读书涵养精气神,拓宽心胸,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为人处事的能力。
相关阅读:
- 做合格党员民警要讲政治有信念2016-10-09
- 争做忠诚合格的共产党员2016-10-09
- 引深“两学一做”永葆党员本色2016-10-09
- 郭强:强化旅游主导功能 加快转型创新发展2016-09-08
- 人民网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红”2016-09-02